王维《山居秋暝》全诗: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
《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,全诗如下: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、幽静、恬淡、优美的山中秋季黄昏美景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、心灵得以栖息的世外桃源。下面,我们将从创作背景、诗句解析、意境与情感、艺术价值和社会启示等方面,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。
创作背景
《山居秋暝》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。王维(701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唐朝诗人,被誉为“诗佛”。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造诣深厚,还擅长绘画和音乐,诗、画、乐三者相互渗透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,面对雨后黄昏的山居景色,有感而发创作的。
诗句解析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首句“空山新雨后”,交代了时间和环境。空山,指的是空旷、寂静的山林,经过一场新雨的洗礼,更加显得清新脱俗。而“天气晚来秋”,则点明了季节和时间,是初秋的傍晚,天气逐渐转凉,带来了浓浓的秋意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接下来两句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是全诗的核心。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林的缝隙,洒在地上,形成斑驳的光影,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。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,发出悦耳的流水声,和月光下的松林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颈联“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”,则引入了人声和动态。竹林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,原来是洗衣的少女们归来,她们的笑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,给这片静谧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。莲叶浮动,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搅动了水面,渔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满载而归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尾联“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”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。尽管春天的芬芳已经逝去,但眼前的秋景依然足以让人流连忘返。这里的“王孙”,指的是贵族的后裔,但在这里引申为隐居的高士,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、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。
意境与情感
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,仿佛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雨后秋山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,既有明月清泉的静谧之美,又有竹喧莲动的生动之趣。在动静结合中,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山居世界。
在情感上,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。他通过描绘雨后黄昏的景色,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。在诗人眼中,自然不仅是美的源泉,更是精神的寄托,他渴望在这片静谧的山林中,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。
艺术价值
《山居秋暝》作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首先,在构思上,诗人以“空”字领起全诗,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。然后,通过明月、清泉、松林、竹喧、莲动等意象的描绘,构成了一个清新脱俗、恬静优美的意境。在动静结合中,展现了山居秋日的独特魅力。
其次,在表现手法上,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和细腻的笔触,将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。既有视觉上的明月清泉、竹喧莲动,又有听觉上的流水声、欢笑声,还有嗅觉上的清新空气和触觉上的凉爽秋风。这些感官描写的运用,使得全诗更加生动、立体。
最后,在情感表达上,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,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。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深刻而真挚,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。
社会启示
《山居秋暝》所展现的清新脱俗、恬静优美的意境,以及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,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。在当今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,人们往往忙于奔波和追求物质享受,而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。而这首诗则提醒我们,要学会放慢脚步,去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。
- 上一篇: 如何正确填写邮箱地址指南
- 下一篇: 毛豆腐制作全教程
-
揭秘!'潺'字的正确读音,你读对了吗?新闻资讯10-20
-
揭秘《竹里馆》背后的深层意境:你真正懂这首诗的意思吗?新闻资讯11-01
-
纯净创意,组词新境界:解锁文字的无尽魅力新闻资讯10-25
-
苏轼《水调歌头》全诗: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新闻资讯12-08
-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:全诗含义全解析新闻资讯11-02
-
静谧空山藏人声,这首诗名何方寻?新闻资讯11-04